【人生一分鐘,敬業六十秒】記武倘尋項目負責人郎驍
“望望頭上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無路難啊,開路更難,所有后來者,為你感嘆!”他是一名工程師,是一名出色的筑路人。錦繡山河織上鐵路網,天塹變通途,26年來,他始終堅守在項目一線,舍小家顧大家,以自己無私奉獻的精神圓滿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項目建設任務。在他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了26年的堅守和執著,更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務實、奮進、創新、共享”的正能量,他就是武倘尋項目部項目負責人——郎驍,一個拼搏在一線、奉獻在一線的平凡建設者。
01
二十六載 初心不改的技術人
1995年,郎驍帶著一份躊躇跨進了“工地大門”。每天早出晚歸,背著厚厚的圖紙與師傅們穿行在山谷溝壑間,一有時間就同工人們抬鋼筋、卸水泥、澆混凝土......幾乎樣樣活都干。
“技術活從來不得半點虛假,比如測量工作,老一輩的工地人搞測量,不像現在有GPS坐標定位這么方便,需要大量的現場測量和計算復核,才能將設計藍圖變成工程實體,而這些經驗都是自己在不斷實踐中慢慢摸索出來的。那時候每天工作結束,都會坐在辦公室里總結自己一天的工作完成情況,不斷積累工作經驗,熟悉圖紙,提升業務水平。”這位身材矮小、面龐清瘦,膚色黝黑的“技術人”似有感悟地說道。
26年轉瞬即逝,一路走來,郎驍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技術員到一個項目組織管理者,始終踐行著干好本職工作、履職盡責的初心和使命。談起技術工作,他始終將“嚴謹”視為技術的第一素養,對技術人員們的要求更是高之又高,從測量放樣、試驗、質檢、現場技術、合同等每個技術崗位都必須精益求精。項目部每個人每天晚飯結束都必須在辦公室里熟悉圖紙。他常常說把圖紙裝進腦子里,你才了解怎么干工作。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樁基坍孔、墩柱豎直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混凝土養生、鋼筋加工端部不平整、混凝土水紋色差、樁基梁板混凝土配合比的優化、預應力張拉壓漿、邊坡防護等等工序,郎驍總是親力親為,和項目技術管理人員反復研討解決方案,實現了武倘尋高速公路二合同段最先使用預制梁板自動噴淋養生工藝、最先使用鋼筋鋸床,解決鋼筋切口不平整的問題。武倘尋項目部組織實施的橋梁墩柱鋼筋保護層卡夾施工控制方法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2020年12月底的尋甸冷風嗖嗖,寒氣逼人。6點20,郎驍便已起床,匆匆洗漱完后,便穿上沖鋒衣出發去了工地。面對2021年1月10日武倘尋高速公路的通車目標;面對技術強、工期緊、任務重,他倍感“壓力山大”,但不敢有一絲的懈怠。項目人員實行24小時輪班作業、責任人夜間帶班制,時刻繃緊安全生產之弦;認真研判安全生產形勢,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全面倒排工期,確保了武倘尋高速公路項目按期建成,決戰決勝完成了“能通全通”的工程建設目標。
02
平凡的榜樣,更顯奮斗的力量
“吃飯嚕,吃飯嚕,吃飯嚕”聽到食堂嬢嬢喊吃飯,大家便紛紛奔向食堂。忽然“留郎總一個人的飯菜,謝謝”的聲音響起。大家都已經習慣郎驍吃飯時間總是“姍姍來遲”。后來的每一天,食堂嬢嬢都已經習慣性的留一個人的飯菜在保溫箱里。天色已深,一個頭發被安全帽邊緣壓得緊貼腦袋一圈,而頭頂的頭發相對凌亂,燈光下臉上油光滿面的人,走進食堂,一看時間晚上9點40。
郎驍是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的領頭鷹,先后參加過十五個公路、鐵路、市政項目的施工建設。除了工作上的一絲不茍、嚴謹慎行外,郎驍還特別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即使每天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回到駐地,他也會抱著書鉆研業務知識。他常說:“干工作要有激情,要學中干,干中學;對自己要有目標,要不斷提高,不斷發展。”通過他的刻苦學習先后考取了一級建造師、注冊安全工程師、公路試驗檢測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專業證書。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常常從起床就開始到工地現場,白天蹲工地,盡職盡責,嚴把原材料進場關,關鍵環節親自測量放線,做實驗,整理數據,緊盯材料配比,從嚴控制流程。晚上也經常去工地檢查施工是否規范,無論是施工安全、進度還是質量他都會嚴格監督,從不放過一點小問題,他也成為職工們學習的好榜樣。
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對事業獻出了一個誠字,對項目員工付出了一個愛字,對自己定出了一個嚴字。他一直恪守的工作準則是:做事在人前,吃飯在人后,扎實苦干樹形象,率先垂范作榜樣。
03
拋家舍業的“狠心人”,筑路無悔
從1995年入行,干了26年的工程,當了26年的筑路人,筑路只為萬家團圓,可自己卻與家人聚少離多,工作能力強、為人坦蕩、受人敬佩。
在工作的成績單上,郎驍是優秀的,而作為父親、丈夫和兒子,他的試卷雖然寫得認真,可總是不夠時間寫完,一年365天,他在工地的日子超過了340天。
他時常感嘆:“我兒子每次打電話第一句都是:“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呀?”“爸爸,你們放假了嗎?”“爸爸,我生病了,你明天回來嗎?”此前承諾陪伴兒子中考的,可當我選擇了工作,面對兒子失望的目光及漸漸淡化的父子情我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此前郎驍兒子生病,在電話里兒子問道:“爸爸,我生病了,你能回來陪陪我嗎?”郎驍竟然沒有回答,簡單安慰了幾句便掛斷了電話。下午5點,他安排好工地現場及布置好各項工作便驅車2小時到昆明看望兒子,第二天早晨8點不到,我在食堂看到了吃早餐的他,明白了郎驍的“瘋狂工作模式”。
“家”,對于別人來說,就是有父母、愛人、有孩子,對于長期泡在工地的郎驍同志來說,習慣性地把回家歸于回項目部。他的家有大有小,大家是流動的項目駐地,是三餐都和同事一起開伙的大鍋飯;小家是工作之余的柴米油鹽。我這樣問他“你常年在工地,平時也很少回家,一年中只有春節才能和家人團聚一次。
如果遇上施工大干快上搶工期的情況,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是什么讓你堅持這份工作26年呢?”。他思索了一會,回答我:“以前回家,山巒起伏綿延,開車需要3天,那是很痛苦的,現在回家,有“縣縣通高速”的國家政策,我們修高速路,為的就是讓大家出行更方便,回家更容易,只為萬家團圓,我們回不了家又算什么呢?想到這些,我很自豪,是很有成就感的,想到建成通車之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9年9月得到家人通知,80歲老父親身患肺癌晚期,面對噩耗,作為兒子的他,心情沉重,但他毅然堅持布置好各項工作才趕到醫院陪伴父親住院治療,并且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又重新奔赴施工一線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在老父親人生最后的100多天,他卻陪伴了不到10天,這也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高原筑路,深山架橋,郎驍的腳步從不停歇,當武倘尋高速公路按期建成通車,我看到了他如釋重負般的愜意和所有參建者臉上欣慰的笑容,這一刻我明白了他口中所說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報道:馬紅霞 責任編輯:竇友啟】